跳到主要內容區

計畫緣起

緣起

臺灣為何需要雙語教育?
在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1)的政策文本中清楚地寫道:

面對全球化及國際化的浪潮,擁有國際溝通能力與國際化視野,係提升國家競爭力之重要一環,而目前英語為國際溝通最重要的共通語言,並隨著數位科技發展 在全球加速擴散,與人民生活各領域緊密連結。在此趨勢下,「英語力」已是敲開全球化大門的必備關鍵能力,如何提升國民英語力以增加國際競爭力,已成為非 英語系國家共同的重要課題,臺灣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1)

 

「雙語」能力儼然成為國際化趨勢下,臺灣提昇國家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而教育部在行政院公布藍圖後,推出一共六頁之「教育部推動雙語國家計畫」, 目標設定有二:培養臺灣走向世界的雙語人才與全 面啟動教育體系的雙語活化(教育部,2018)。從目標上來看,教育部便是肩負在學校體系中推動雙語教育的主要 單位。而對於雙語國家政策在教育上的落實,主力還是在全台各縣市推動國中小雙語學校的建置。至於如何讓學校能夠啟動雙語活化?這就成為本計畫成立的原因。


雙語教育定義及在臺灣教學現場實踐的前提

為回應英語霸權現象及其全球性深遠之影響,又必須同時兼顧本身語言之存續及文化與認同的建構,不同國家在語言教育政策上提出各種作法,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便是其中之一。雙語教育出現與擴散是對立於過去單一民族國家需用單一民族語言來凝聚認同的單一語言(monolingualist)想法的抵抗,而以語言多 元主義(linguistic pluralism)為基礎的一種語言教育實踐(Petrovic, 2010)。而雙語的兩種語言到底指涉哪些語言?這個問題在於各國由於情境不同與推行 雙語教育的政策目的與實踐各異,因此有不同的答案與界定。Garcia(2009)對於雙語教育給出一個很直觀與簡潔的定義:在教育過程中採用兩種語言來進行, 就是雙語教育。而在臺灣本土之情境中,國家政策明確地界定臺灣的雙語所指涉的就是「國語」與「英語」:其中「國語」是共通語,而「英語」則為目標語。

瀏覽數:
登入成功